城步苗族自治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08-04-10 信息来源:本站 作者:原创
 

    2007年,县委、县人民政府率领全县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夏秋严重旱情和生产生活物资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围绕在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率先发展的奋斗目标,大力创建平安城步、和谐城步,经济呈现了增长加快、效益提高、结构优化、活化增强、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及人均水平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GDP实现16111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79万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3647万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60421万元,增长11.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6878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9.2:33.3:37.5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收入13509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10.3%。一般预算收入6824万元,增长5.9%,其中税收收入4073万元,增长3.8%。一般预算支出35727万元,增长23.3%

   
为民办实事成效明显。2007年,省委、省政府八件实事涉及到人民群众生活急需改善的交通、通信、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城镇就业和社会保险及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等内容,备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我县认真实施,集中解决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价格上涨压力加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财政困难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和贫富差距拉大等。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7
年,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突出发展奶业、竹业、延季蔬菜三大产业。全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致富这一主题,新创办奶业养殖小区14个,新增奶牛820头,开发改良草山2万亩;竹业发展突出了基地建设和加工增值;延季蔬菜以品牌建设促进产品销售,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等措施,我县被农业部认定为番茄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南山顶番茄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8030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2359万元增加17947万元,增长28.8%

   
种植业生产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61干公顷,总产量79718吨,较上年同期的82226吨下降3.1%。水稻产量59961吨,比上年下降4.3%;油料总产量5063吨,增长0.7%;水果总产量18950吨,下降2.0%

   
畜牧养殖业发展加快。今年,我县突出抓好奶业、防疾、能繁母猪保险政策落实和项目建设实施。全年肉类总产量16607吨,比上年增长2.1%。奶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势头,鲜奶产量48190吨,比上年增长8.5%。水产品产量695吨,增长3.1%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9.9千公顷,占水稻播 lang=EN-US>2.7
个百分点;开发药材0.52千公顷,增长2.0%;蔬菜种植面积2.73千公顷,增长2.6%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我县筹措水利建设资金2650万元,完成水利工程5166处,治理病险水库6座,完成土石方408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303万个,全县恢复灌溉面积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5万亩,改造低产田1万亩,新增保收面积0.5万亩,新增蓄引堤水量6万立方米,推广各种新型农机具2100台(套),全年新增农机总动力0.2万千瓦,达到10.25万千瓦,较大地增强了我县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战胜了五十年一遇的严重旱情。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步伐加快。2007年,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50776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20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2955万元,增长9.2%,所占比重为84.6;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7821万元,增长14.8%,所占比重为15.4%。全部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1608万元,利润总额4409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273万元,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57.2%,比上年提高19.3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9.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奶粉17877吨,增长49.5%;发电量26303万千瓦时,下降17.3%;水泥64445吨,增长1.7%;人造板23529立方米,增长7.2%;铁合金10546吨,增长19.6%

   
建筑业生产平稳。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871万元,增长3.4%。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5家,完成房屋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5.4万平方米,实现利润39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县坚持项目支撑战略,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455万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7355万元,增长31.5%

   
县城建设成效显著。充分利用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契机,续建完成了南山大道部份硬化及儒林休闲广场建设,改造完成车站路、茶山路、东门街、菜园路、文体街建设,民族大道建设全面铺开,福晟小区完成立项审批及场地平整,白云商居小区和山野食品商品小区基本建成,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城乡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投资最大的竹城高等级公路城步段全线建成通车,城贝公路进入征地拆迁和工程招标阶段,投资3044.2万元的县到乡镇公路改造工程,白毛坪至兰蓉、汀坪至江头司、茅坪至新宁黄荆等三条通乡油路如期竣工,农村通达、通畅公路完成水泥路面165.4公里,完成投资5600万元,优质的水泥村道不断涌现,成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消费需求拉动作用费品零售总额53981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县城37111万元,增长17.5%,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8.7%;县城以下16870万元,增长16.9%,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1.3%。分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50359万元,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3080万元,增长16.8%;其他行业542万元,下降5.2%

   
六、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精心组团参加了中博会珠洽会哈洽会邵洽周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全年合同引进内资10亿元,实现对外贸易700万美元,同比增长52.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7508万元,增长8.4%。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项目,新增通电话自然村6个,至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0451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2162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18289户,移动电话用户58832户,增长33.9%,其中小灵通用户9832户,增长32.1%。互联网宽带用户9030户,增长52.8%

   
旅游开发来势好。随着竹城公路城步段全线建成通车,全年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突出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两江峡谷国家级森林公园已获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旅游开始升温,全年接待游客5.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1800万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平稳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1669万元,比上年16.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176万元,下降9.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2515万元,增长15.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2859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8241万元,增长5.0%;中长期贷款余额44618万元,增长4.3%。基本建设贷款余额31578万元,下降2.3%;工业贷款余额10058万元,下降16.1%;农业贷款余额19559万元,增长13.4%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险费收入2930万元,比上年增加555万元,增长2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60万元,下降15.2%;人寿险保费收入2220万元,增长30.1%;中华保险保费收入150万元。各类赔款与给付1443万元,增长3.9%。其中,财产险决赔款583万元,下降1.9%;人寿险赔付款860万元,增长8.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普九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学校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农村业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部落实。至年末全县办有各级各类学校195所,在校学生28103人,其中普通中学27所,在校学生12327人;普通小学164所,在校学校15776人;全县小学专任教师1288人,普通中学教师117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全年安排科技三项经费204万元,比上年增加23万元,增长12.7%。年内实施科技项目19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5个,组织科技下乡62次,发放科普资料10万多份,举办科技培训,特别是实施了罗汉果栽培、竹木深度开发、奶牛养殖、塑料薄膜袋装青贮技术,大大提高了科技普及率。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7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0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视转播台1座,有线光缆电视实现了儒林、茅坪、西岩、丹口四镇联网,广电转星工作全面完成,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免费送线下乡20场次,启动茅坪等6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放映电影3055场次,网吧整治、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收到实效,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拥有种类卫生机构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个、门诊部所21个、专科防治站1个、卫生防站1个、妇育保健站1个。病床位571张,卫生技术人员708人,扩建、改建了儒林镇卫生院,极大地改善了医疗条件和方便周围群众就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我县总参合人数为166683人,参合率达81.0%,年度筹集基金833.4万元,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卫生预防体系和重大疾病救助体系、长期以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群体工作成绩斐然。年内举办县以上体育运动会10次,参加运动员0.5万人,通过举办长跑、篮球、羽毛球、老年门球等活动,促进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认真抓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2007年,我县被评为全省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先进单位。

   
十一、人口与环境保护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低增长。全县年末总人口261012人,年内出生3121人,出生率11.98‰;死亡人口1662人,死亡率6.38%;全年净增人口145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0‰。常住人口235963人。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有新改善。通过加大节能减排和环保投入和治理力度,努力减少工业废水、烟尘、二氧化硫及因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我县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优、良或二级以上标准。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g=EN-US>6288元增加703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1969元,较上年同期的1781元增长188元,增长10.5%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07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797人,增长1.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185人,增长6.6%;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0934人、6789人、15035人。实现就增城镇就业人员3312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05人,零就业家庭援助就业和再就业130户,6700名城镇特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低保金629万元,3653名农村特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低保金83万元,发放离退体人员基本养老金3881万元。

   
注:
    1
、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
、公报中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主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数据局 电话:0739-7360488
版权所有: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地址: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行政中心 邮编:422500
备案号:湘ICP备09015894号 网站标识码:4305290007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52902000013
主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