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苗族的建筑文化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是湘西南的苗族聚居区,苗族的建筑文化特征比较集中和突出,虽经千百年来的发展和变迁,但其建筑风格仍然沿袭古风古俗并继承与发扬。
居地选择
苗族人对居住地比较讲究,选择的居住地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依山傍水,村寨的后龙山脉要来得远,气势要雄伟。房屋背后是大山,象征有生活依靠,安稳如山。前面要有溪流,称为秀水环绕。溪河从村寨左边流向右边为最佳。二是周围要有群山环抱,密不透风,形成藏龙卧虎之势。苗族人喜欢群居,一般以族脉系统为寨。苗酋(族长)选定居住地之后,各家各户就紧紧围绕苗酋住宅周围建房,就象蜜蜂一样,蜂王落到哪里,蜂群就跟到哪里。
苗族人建房不选平地,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在山区平地最为珍贵,平地只能用来开垦稻田;二是苗族民居多为吊脚楼,房子的一半悬空在外面,一半靠在山岭斜坡上,这样修建的房子,既好看又给生活带来方便,若在平地建房就显不出吊脚楼的气势来。还有一个好处是能防潮湿,防盗贼。所以,苗寨房屋都建在山坡上,从山脚开始,一座叠一座,重重叠叠,直到半山腰。
苗家山寨的水口山十分重要,如同一个袋子的锁口,又是守护村寨的关隘。这样的地势冬不严寒,夏无炎热,居住环境非常舒适。为了保护好山的水口,寨子里的人在山口还要植造风水林,栽培杉树、柏树或枫树,水口的树木谁也不能砍伐,否则将受到惩罚。长安营乡的大寨,汀坪乡的团心寨、獠寨、高寨,五团乡的独树寨、水口寨、平山寨、巡头寨、恒州寨、茶元寨都保存有上千年的古杉、古柏、古枫、古榕等水口树。苗族人居住地有这样好的地形地貌,才能较好地维持安定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不受侵犯。据史料记载,明朝以后,城步苗民发动了多次起义,他们依靠险要的地形隘口,一次次打败了进剿的官兵。明弘治元年(1488年),城步莫宜峒苗酋李再万起义就轰动了湘、桂、黔三省,朝廷调集10万官兵围剿,前后费时六个月均未取胜,仅莫宜峒的门楼坳一个山口就攻了一个月。若不是当地一个乡勇向官
兵告密走小路入峒进剿,这次起义持续的时间会更长。由此可见,苗族人对居住地选择是十分重视的。
建筑特色
城步的苗寨民居建筑,以歇山式木质干栏为主,共同特征便是半边多层的吊脚楼。苗族聚居区多为山区,到处是高山峻岭,苗族人的房屋常依山而建,屋基多有上下两层,房子的一半木柱立于上层地基,一半木柱立于下层地基,屋前的檐口柱子则呈半边悬空状,由房屋主体的排枋挑着,房子前半部分落脚在下层,后半部分落脚在上层,上下相差6.8尺,俗称“吊楼”或“吊脚楼”。城步苗寨的吊脚楼多为杉木结构,一正两横式,正屋四排,规模为三柱五瓜、五柱七瓜、七柱九瓜不等,杉木板铺地板,杉木板装墙,杉木皮盖屋顶,只有家境比较好的才盖青瓦。整个房屋建筑设计精巧,横屋和正屋配置合理大方舒适,枋柱之间的衔接不用钉铆,只以木榫相扣。吊脚楼分下楼、中楼、上楼、天楼四层,下楼用于养猪、牛、羊、鸡、鸭等家禽家畜,还用于堆放柴草和粪肥,厕所也设置在下层。中楼的正屋为堂屋和后房,左侧为茶堂(又称为火房、厨房),右侧为住房,由父母居住。两侧的横屋均为住房,大儿长女住左,次儿小女住右,还有在横屋专门安排客房的。上楼为仓库,用于储备粮食、饲料、瓜豆、玉米和摆放碾子、风车、谷桶等。横屋的上楼设置书房,供儿孙们学习之用。天楼是房屋的顶层,空间太小,用于放置暂时不用的木料或杂物。房屋的悬空吊部分是栏杆式走廊,有讲究的人家还将吊脚柱刻上龙腾图案,吊脚横枋雕龙画凤,将栏杆制作成花饰图案,并设置出横木靠凳,用于纳凉休息,或与客人聊天。这样一个吊楼走廊,实际上是堂屋前面的半个客厅,也是大伙儿吃油茶聚会的场所。堂屋正中间列有神龛牌位,以供奉列祖列宗和所崇拜的神道偶像。堂屋的后房一般作楼梯间不作住房,有的做了住房的则不准住夫妻,以免对祖宗和神道的不尊敬。整个房屋的窗子都是长条方木格,现在大部分已改换成了玻璃窗,增强了采光度。一些富裕的人家还用红漆涂了檐柱和门枋、地板,用桐油油了板壁,使整个建筑显得十分客气、高雅、大方。
这些依山势造型的吊脚楼,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建筑工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要得益于主墨师傅的高超手艺。过去,苗族匠多不识字,或只识简单的苗文或鲁班文,其建筑技艺全靠口传手教,或由自己在实践中构思独创,有的仅以一根三丈长的柱子立在悬崖峭壁上,靠的是横的直的穿枋连接,半座木楼就立起来,如同空中楼阁一般。苗族木匠祖传工艺是不用铁钉的。所起房屋全凭手艺构筑。汀坪乡大侯寨一位名叫杨国华的苗族老木匠起的吊脚楼在湘桂两省边界出了名。1962年浔江流域发大水,洪水淹没了山脚的吊脚楼,一些房子被洪水冲得稀巴烂,只有他掌墨修的房子稳稳当当,水淹到中楼丁,屋架都没斜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