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苗族自治县体育事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城步苗族自治县体育局
一、现状分析
十五期间,我县体育事业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产业等方面稳步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五计划制定的目标。
(一)主要成就
1、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县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把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作为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摆上工作日程。提高了广大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十五期间,全县常年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学校体育全面发展,在校学生达标率在98%以上。民族体育、农村体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2004年我县白毛坪乡被评为全国农村体育先进单位。通过不断挖掘、整理、提高,我县民族传统体育更具民族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重大比赛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02年在全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县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使我县民族体育步入全省四强行列。
2、业余训练成绩喜人
通过改革、调整,我县业余训练逐渐步入正规化轨道,十五期间,业余体校共向省、市体校和专业运动队输送体育苗子20余人。现在训10人,他们有的在全省重大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有的正在备战全省的十运会,争取获得好成绩。
3、体育场地逐步完善
十五期间,我县体育场地设施逐年完善,通过场地普查资料表明,我县各乡、(镇)和县直100人以上单位都建有水泥球场和文体活动室,县内各中、小学和大部分村级小学都建有水泥球场。县中心体育场除“三大件”以外,南池(游泳池)、北馆(体育馆)的建设已纳入城镇建设整体规划之中。
(二)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
1、受地理条件的局限,我县地广人少。居住相对分散,占全县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村体育发展相对缓慢。
2、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县属于文化不发达地区,人们受传统思想的约束,对体育的认识有待提高。
3、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与发达地区比较,对体育的投入相对少,严重制约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体育法》为武器,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施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从我县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突出重点、改进作风,使体育工作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规划目标
1、群众体育
进一步扩大体育人口,十一五期间,全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人口达到全县总人口的35%。群众体育要不断向广大农村辐射,全面施行体育下农村、健身奔小康计划。十一五期间,随着改革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体育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全民健身,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上来。要制订切合我县县情的群众体育发展计划,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小型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健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要把学校体育摆在重要战略位置上,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人才优势,体教结合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使学校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摇篮。
继续深入贯彻挖掘、整理、提高的少数民族体育工作方针,进一步搞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工作,提高我县民族传统体育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力争在全省第六届民运会上团体总分进入前三名。
2、业余训练
认真施行《奥运争光计划》、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巩固业余体校的办校成果,改善训练条件,引进激励机制,努力培养一批体育拔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要实行科学选才、科学训练,在项目设置上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逐步实现训练手段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发挥我县优势,努力创建“精品工程”,着力提升我县竞技体育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竞争能力,把羽毛球、田径项目作为业余训练的重点项目来抓,逐步完善训练设施,强化训练手段。保证在训学生的运动成绩在全市前三名以内,并且每年向上级体校和专业运动队输送合格运动人才10名以上。
3、场地建设
要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和管理,努力改善我县农村、学校和基层单位的体育场地条件。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县城市建设的发展,要着重解决好城北体育中心100—150亩场地的选址立项,同时积极筹建民族体育馆,为承办省体育单项竞赛和市运会创造条件,五年内使城镇人口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达1平方米。并努力争取上级对我县体育场地建设的支持,多方筹集资金,解决体育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
4、体育产业
扩大体育彩票发行,电脑体育彩票终端由2004年的5台增加至8台,发行量由50万元增加至200万元。
三、实现规划的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解决思想,提高认识,把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
(二)更新观念,群众体育群众办,使体育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新观念的关键在于,要从单纯的靠政府投入转变到社会办体育上来,从福利型体育转变到消费型体育上来。
(三)进一步加强体育局自身的思想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管理,依法治体,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实现十一五期间我县体育事业新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