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苗族自治县档案事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城步苗族自治县档案局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全县通过深入贯彻实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和《湖南省档案管理条例》,档案工作坚持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方针,档案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业务建设实现了计划目标。一是丰富了馆藏,使馆藏档案资料由“九五”期间的2.4万卷(册)增加到4.2万卷(册)。特别是企业改制工作开展以来,成功地接收了全县改制企业的档案。二是农村建档工作摆上了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步入了正常发展轨道,2004年、2005年县财政分别安排了农村建档专项经费2万元和3万元,在资金上给予了支持。自2003年在全县开展农村建档工作以来,已有70%的村(居)建立了档案,2005年底全面扫尾,达到村村建档。三是机关档案室定级升级工作稳中有升。省一级档案室由“九五”期间的7个增加到16个,省二级由8个增加到14个,省三级由28个增加到44个。四是自动化办公条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005年县财政安排2万元专项资金购置了一体打印机一台、电脑一套、扫描仪一台。五是把档案工作列入了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六是建立了现行文件服务中心。
2、档案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县委、县人大和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正常地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档案执法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了通报,对一些档案工作开展不正常、收集不齐全、整理不规范的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书,按期进行了整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档案事业的发展。
3、广泛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五”期间共为社会提供利用档案4364卷(册),共接待查档2455人次。为我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领导工作查考及调处山林、土地、房产权属纠纷、落实政策等提供了有力依据。
“十五”期间我县档案事业虽然有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机关单位和乡镇档案工作人员调动频繁或档案人员兼职过多,以致档案业务建设滞后。二是机关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程度不一,尚有30%的县直一级机构档案室没有定级升级。三是农村档案续建工作还有待加强。
二、“十一五”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强化服务职能,切实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利用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档案法制建设和档案业务建设,使我县档案馆成为科学文化阵地,成为政务信息公开窗口,促进我县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二)主要任务与奋斗目标
根据我县国民经济和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全县档案事业的主要目标是: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法制化建设、现代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档案事业体系。工作重点是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档案事业。做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1、档案法规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深入普及档案法律法规知识,继续将《档案法》纳入全县普法学习规划,进一步增强全民档案法律意识。
二是建立健全档案行政执法员、档案行政执法监督员、档案执法联络员队伍,形成档案行政执法网络,加强培训,提高档案执法水平。
三是配合县人大对全县档案执法情况开展检查,坚持档案年检制度,结合档案年检,每年组织一次档案执法检查。加大档案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认真查处各种违反《档案法》案件,坚持以法开路,整体推进。
四是认真办好《城步档案》,利用县电视台、《邵阳档案》、《档案时空》等新闻媒体搞好全县档案新闻宣传报道,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
2、档案馆工作
一是完成机构改革、企业改制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任务,按照有关规定接收分管范围的档案和征集具有本地特色的档案进馆,“十一五”期间新增馆藏2万盒(册),特别是特色档案进馆要有新的突破,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利用率。
二是继续做好重点档案的抢救工作,完成历年积压的褪变、破损等重点档案的抢救任务。
三是狠抓馆库现代化建设。全县各级综合档案(馆)室要建有规范的档案库房,改善保管、保护、利用条件,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到“十一五”末,全县凡省一级标准的档案室要按标准配置设备,达到应有尽有;开通档案局域网,用计算机和规范软件管理档案,实现电脑检索和网络查询;力争购置1台小车,为档案收集和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指导提供方便。
四是切实搞好档案编研和利用服务工作,“十一五”期间要创作出好的编研成果和学术论文。
五是做好档案馆库的扩容搬迁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省、市领导的要求,力争将档案馆新建到县委县政府新办公楼附近,并按照“省特级”标准配制好档案保管、保护和利用设施、设备。
六是扎实做好档案馆其他各项工作,保持“省一级馆”荣誉称号,力争在“十一五”末县档案馆达“省特级”标准。
3、机关、企业、农村档案工作
一是各机关单位全部建立合格的档案室,现还尚未达标的要在“十一五”期间全部达标。
二是原定级达标的档案室要进行一次全面复查,按照目标管理考评打分,能升级的就升级,该降级的就降级。
三是开展民营企业建档工作。
四是在村村建档的基础上。稳定、巩固村级建档成果,抓好农村档案续建工作,并妥善保管好档案,统一实行“村档乡管”。
(三)保证措施
1、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把档案工作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远景规划,同时解决好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业务经费等问题,确保档案事业“十一五”计划顺利实施。①参照省市档案部门机构改革机制,由事业单位改为行政单位;②加强行政领导,由县委办副主任挂任档案局局长,每年召开1—2次全县档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③增加档案馆人员编制1—2名,各机关正科级单位安排1名专职档案员;④档案保护费提高到每卷2—3元,列入财政预算。
2、成立档案学会,开展档案学术研究与交流。
3、狠抓档案业务培训,组织各专、兼职档案人员参加省、市档案部门举办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