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苗族自治县地方财政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发布时间:2008-10-27 信息来源:本站 作者:原创
 

城步苗族自治县地方财政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城步苗族自治县财政局

 

一、“十五”财政规划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我县财政各项规划指标全面完成,全县财政总收入由2000年的5868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10931万元,年均增长13.24%。

财政改革成效显著。2001年通过工资发放改革,采取财政统发工资制,使多年拖欠干部职工工资的问题得以解决,确保干部职工能按月及时领到工资;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和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在管理制度与理论上取得了突破。

“十五”期间,我县全面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建立了乡镇财政信息网络,并于2004年开始面向种粮农民实行财政补贴,实现了国家对农民由取到予的历史性转变。

二、现状分析

一是地方财政收入总量不大,非税收入比例偏高。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613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3327万元,占收入的54.27%;非税收入2803万元(含基金收入),占收入的45.73%。

二是税收收入结构不合理,且增长乏力。增值税地方部分2005年完成1335万元,占全年地方收入中税收收入的40%;营业税完成1142万元,占全年地方收入税收收入的34%;企业所得税等其他税种只占全年收入的26%。

三是随着国家进一步规范管理,治理经济环境,各种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将逐步取消和调整,非税收入将呈逐步下降趋势。

财政支出现状:一是支出仍以上级财政补贴为主。2005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23387万元,而县级收入只有6130万元,其余均为上级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73.79%。

二是仍为吃饭财政,难以拿出较多的资金搞基本建设,支出压力大,收支矛盾突出。

三、财政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年至2010年,将是我县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对湘西地区的开发,将使我县的基础设施得以改善,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的地方工业和农业产业化,势必为财政增收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财政收支矛盾在一段时期内仍然难以缓解,县乡两级财政负债依然沉重,而且会增加,同时,财政必须逐步增加对“三农”和社会保障及社会公共福利方面的支出,这为县财政的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扬长避短合理利用优势,全面规划,实现财政向公共财政的成功转型,使县级财政逐步走出困境,将是十一五财政发展的重点。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奶业兴县,工业强县,着力提兴产业的工作目标,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强化财税管理,加强财源建设深化财税改革,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城步发挥应有的作用。

2、2006年至2010年我县地方财政应达到的总体目标

一是打造质量型财政:提高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和优化税源结构,夯实财政收入基础,增加可用财力。

二是建设效益型财政:科学合理地分配财政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是坚持平衡型财政:始终坚持量入为出,不作赤字预算。

四是建设法制型财政:坚持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和安排财政支出,强化预算约束。

3、具体的奋斗目标

(1)财政收入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县财政总收入(含上划两税和上划所得税不含基金)平均递增10%以上,到2010年年底,力争全县财政总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95万元,年均增长10%,上划中央两税8444万元,年均增长10%,上划所得税1034万元,年均增长10%。

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年均上升2个百分点,到2010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9%。使财政收入在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得到同步提高。

(2)财政支出目标:

财政支出坚持量入为出不打赤字预算,努力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卫生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确保以上支出增长比例与财政收入增长比例持平。

(3)财政体制进一步优化:

公共财政框架建设以规范财政支出为重点,通过法制手段,逐步降低财政对生产性领域的支出比例,使县财政真正成为只为市场和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财政。

财政预算体制进一步规范,到2010年,初步形成适合我县县情的部门预算体制,全面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集中采购,通过金财工程建设,全县的财政收支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增强对财政性资金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发展壮大乡镇财政实力。“十一”五期间,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乡镇自我发展,不断壮大乡镇财政的实力,乡镇消赤减债80%,并不再有新的负债使乡镇财政逐步走出困境。

4、完成财政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措施

1、财政收入仍是财政工作的重点。一是财税部门应不断改进收入的征管手段,在强化依法征管的同时,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征管网络信息化建设,提高征收管理的效率,二是加强公民依法纳税意识,优化税收征收环境。

2、探索新形势下财政对财源建设的支持方式。一是将政策扶持作为财政调控企业发展的有力工具,在国家政策的框架内出台地方性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水、电、路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完善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二是财政性资金在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投入将以贷款贴息为主。财政性资金通过贷款贴息,充分引导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符合产业政策的优势财源项目上,在资源配置上充分发挥 “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三是用完善的奖励机制支持企业创建品牌;四是树立服务也是投入的观念,通过强化服务,来弥补财力投入上的不足,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财税环境。

3、增强公共财政观念。大力压缩行政性支出,用经济的手段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财政支出要向事关全县发展的公益性事业、群众生活、社会和谐发展需要的项目倾斜,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主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数据局 电话:0739-7360488
版权所有: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地址: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行政中心 邮编:422500
备案号:湘ICP备09015894号 网站标识码:4305290007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52902000013
主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