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苗族自治县金融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中国人民银行城步苗族自治县支行
一、“十五”期间全县金融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随着金融业改革的不断发展,金融形势日趋稳定,我县金融事业迅猛发展并呈现出勃勃生机,存贷规模进一步扩大,各项工作健康正常发展,金融运行平稳有序,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完善。到2005年末,全县共设有人民银行1家,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商业银行3家,邮政储蓄1家,农村信用社1家,共7家县级金融机构,下辖1个营业所,1个分理处,13个邮政储蓄所,16家信用社,19家信用分社,网点总数达57家,金融从业人员376人。
(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得到有效发挥。中国人民银行城步苗族自治县支行自1991年4月1日成立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货币信贷政策,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坚持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稳定。特别是在2003年协助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维权”、“促贷”活动,全县清收不良贷款本息919万元,其中清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个人不良贷款132万元,对28名恶意拖欠贷款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实行了“三停”,全县全年营销贷款14600万元,创历史新高,为促进县域经济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县人民银行也为此被邵阳市人民政府评为“2003年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
(三)金融业务稳健发展,信贷资金实力明显增强
1、存款方面。至200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5767万元,其中储蓄存款82741万元,企业存款13548万元,农业存款4756万元。
2、贷款方面。贷款总量呈上升势头。截止2005年末,全县各项贷款余额为78765万元,较2000年增加20089万元,贷款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3、现金回笼投放情况。现金业务量逐年增大,2004年全县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236036万元,累计现金支出248697万元,全年净投放12661万元,比2000年现金净投放增加11929万元。2005年末,全县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备付金率为1.7%,比2000年下降4.5个百分点。
4、盈利情况。200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当年结益899万元,其中商业银行盈利886万元,农村信用社盈利24万元。
5、资产负债情况。“十五”期间,全县金融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健全了银行功能,资产负债得了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县金融机构通过大力筹资吸存,非政策性存款崛起,居民储蓄品种多样化,使我县金融业负债来源渠道拓宽,负债结构多元化,增强了资金实力。二是信贷资产总量发展迅速,投资呈多元化特点。“十五”期间金融支持力度明显加大,重点支持了奶业、电力、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产业,有效支持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城镇基础建设和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十五”期间我县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受县域经济总量的制约,金融机构存款增长普遍疲软,金融支持经济缺乏资金后劲。除农村信用社外,全县国有商业银行都是贷差行。
二是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缺乏体制支撑。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向大中城市转移战略,贷款权限层层上收,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功能逐步弱化,仅靠农村信用社一家难担大任。
三是社会诚信度不高,经济环境欠佳,制约了县域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
三、“十一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中央金融货币政策,依法合规经营,强化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盘活资金存量,防化金融风险,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一方金融平安。
(二)规划指标
一是机构和人员规划。全县金融机构网点计划在2005年末的基础上减少7个,到2010年保持在50个左右,金融从业人员与“十五”期间相比将有所减少,但减幅不大,到2010年约为350人。
二是业务规划(见下表)。
单位:万元
(三)确定指标的依据。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政策和我县实际情况,从总体看,各项存款稳步增长,各项贷款投放力度较大,随着业务量的发展,现金收支明显增大。
1、储蓄存款指标的依据:一是社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繁荣和分配形式的变革,将更进一步优化社会生产结构,从而提高居民个人收入,居民收入比重逐年上升。虽然企业效益不佳,表面看企业职工工资减少,实际个人收入并未下降,一些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从事个体经营,增加了收入;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将不断普调工资,居民收入比重的不断增长是储蓄增长的基本条件。二是储蓄动机多样化。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储蓄动机不单是为了获取利息,从近几年储蓄存款利率连续下调对储蓄存款稳步增长没有产生多大影响看,现在储户除了一般的利息动机外,还有以下非利息的动机:①为了安全,特别是一些大储户,即使利息不高也要存储;②有了全国一卡通,个体户外出进货,人们外出观光、旅游,为减少携带现金的麻烦,需存储;③储蓄以后待用,大致有三种情况,老人为了防老,中年人为了孩子上学,青年为了结婚。所以这部分存款受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不大,较为稳定。三是居民预期心理的变化,将引起储蓄存款的增加。四是储种多元化,储源扩大化。储蓄不单是个人生活中的结余,它将增加个体经济和专业户的经营资金、间歇资金或储藏资金都成为新的储源。
2、企业存款指标的依据。一是我县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产品销售市场疲软,企业为提高效益寻找新的发展路子,将会选择开发新的产品来赢得市场,赢得效益,企业资金将加速周转。二是民营经济将会不断发展,投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企业一方面自有资金不足,投资开发新产品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企业存款的增长幅度将不会大。
3、贷款指标的依据。一是“湘西大开发”的契机。随着我县被纳入“湘西大开发”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一大批优良项目将受到银行和投资商的青睐。二是“邵桂大旅游”的带动。随着邵阳和桂林两市在旅游方面合作步伐的加快,我县以南山为龙头的旅游资源将得到进一步开发,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同样会受到银行和投资商的青睐。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档耐用消费品将逐步走进普通家庭,顺应人们的生活需求愿望,消费贷款将会加大投放。四是随着政府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将全面启动。五是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将进一步发展,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贷款将更加活跃。
4、现金投放、回笼、净投放指标依据。一是抓筹资,壮实力,靠信用回笼这条渠道;二是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扶植企业搞活企业,为此,产(商)品资金回笼有所增加;三是信贷规模扩大,相应增加了现金投放;四是国家给职工普调工资,增加了工资项目支出。
三、实现规划的措施
为确保“十一五”规划的完成,主要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对存款发展趋势和存款政策的研究,捕捉存款信息,跟踪服务,开辟存款新领域;2、抓管理,抓服务,抓质量,抓提高,挖掘现有网点潜力,提高机构、网点吸存能力;3、调整贷款投向,开办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一条龙服务,选择全县重点支持的行业和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影响大、效益好的企业,解决贷款短期行为,形成存、贷款的良性循环;4、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贷款使用效率;5、狠抓队伍培训,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业务素质,赢得客户的进一步信赖;6、调整经营策略,拓展筹资渠道,强化银行功能;7、加强现金管理,努力扩大现金回笼,控制现金投放,使现金收支更为合理,提高资金经营效益;8、确保资金安全,加强资金周转,提高资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