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机构 > 城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人社信息
7月9日,湖南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举行,省人社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黎石秋分享我省就业和社保事业发展成绩。
就业局势持续保持稳定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近年来,全省人社系统着力念好引、联、强、促、增就业工作“五字诀”。一是政策引领,出台“1+3+X”、应对疫情稳就业16条等系列政策,将城镇新增就业连续17年纳入重点民生实事,连续五年列入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二是经济联动,紧盯产业项目建设拓展就业岗位,在授权范围内顶格减免税费稳定岗位,支持吸纳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优先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转型有机联动。三是培训强基,全面实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在全国率先出台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培训补贴基本实现工种全覆盖,构建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吹响建设技工大省“冲锋号”。四是创业促进,培训大门随时敞开,担保贷款全力支持,打造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为重点培育双创品牌。五是服务增效,建立五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街道和乡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站率分别达99.3%、100%,就业监测预警实现“即时响应”。推动完成企业薪酬调查,样本企业增至5164家。
伴随着就业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人民群众“就业创业乐业兴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小康生活的成色底色越来越足。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全省城乡劳动力资源达5436万人,从业人员3666.48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规模达1940.94万人、比2010年增长711万人。就业岗位不断拓宽,推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十年间,私营个体经济吸纳就业人数从826.69万人增至1557.48万人。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从2010年的42.4:23:34.6优化调整为2019年的38.4:22.1:39.5,2019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就业能力不断增强,近五年职业技能培训惠及423.2万人次,2020年末我省技能人才总数达51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0.1万人。劳动收入不断增加,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2010年的29275元增加到2019年的77563元。我省就业工作多次得到国家层面的充分认可:就业扶贫工作多次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肯定,稳就业、农民工工作等在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农民工工作督察中获得肯定,我省被国务院评为2020年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地区。
社保制度实现普惠共享
社保制度是社会“稳定器”、民生“安全网”。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人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呈现出几大特点:紧扣增强公平性,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形成职工和居民两大制度,填补了部分群体缺乏保障的制度空白。紧扣适应流动性,建立健全企业职保基金调剂制度,均衡地区结构性矛盾,缓解了欠发达地区基金支付压力。紧扣保证可持续性,统一养老保险单位费率、全面实现省级统筹,为在更大范围内互助共济创造了条件。同时,工伤保险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制度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功能进一步凸显。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触手可及。我们在全国率先实现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全面起步,圆满完成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被省委深改办列入“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的湖南样本。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保制度覆盖面。2010年至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从1937.66万人增加到5195.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从399.5万人增加到640.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从515.1万人增加到820.5万人。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连续17年调整养老金标准,2020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13元,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从2010年495元/月提高至1314元/月。经济减震作用凸显,持续降低社保费率纾困中小企业,特别是在2020年战疫期间,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社保费“免减缓”政策,减免企业社保费258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9.11 亿元,惠及5.47 万家单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启动“金保工程”二期建设,统一全省社会保险经办信息系统,将全民参保行动、调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内容。